正确的人声可以说是混音中最具挑战性的方面。人声是听众最关注的元素,也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定义为 "正确 "或 "糟糕 "的元素。因此,有大量关于人声混音的指南也就不足为奇了。不幸的是,没有一个单一的方法可以让人声变得正确,因为这完全取决于人声开始时的声音,以及你打算让人声在一张特定的唱片中听起来像什么。

我认为更好的方法是确定要听什么,以及如何将事情概念化,而不是试图规定一个 "像这样对人声进行均衡 "的方法。是的,这并不像 "削减400Hz,提升1.5kHz,提升10k,然后扔上一个去咝咝声 "那么简单,但最终这种想法是非常有局限性的,往往会产生不合格的结果。

最好的方法是说:"这里有人类声音拥有的各种品质,这里是我们在录音中倾向于听到的东西,这里是我们在处理方面应该采取的一些考虑因素。" 这需要更多有意识的思考--但这就是你在这里的原因。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,而不是满足于最简单的。

录音人声的声音
人的声音有一些特质,在混音时必须要注意到。人声被认为是 "宽带 "乐器,因为它们拥有从频谱的低端到高端的音调。唱词是基本的音调,由声乐系统的各个部分塑造出来的声音,我们可以从语言上识别。空气从肺部通过声带,声带被控制产生基本音调和泛音。

然后,这种声音被口腔和谐地塑造出来,以产生辅音--更常见的是元音。通过舌头的位置、嘴唇的运动、鼻腔的张力、下巴的位置和喉咙的张力来增加额外的声音和塑造成分。这个过程被称为发声,所有这些加起来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特:声音。

除了声音本身之外,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声音被记录的空间。小的、有声学控制的空间会有更紧密的混响尾音,但可能听起来很 "方"。较大的空间通常会在频率响应上听起来更均匀,但会有较长的尾音,听起来 "很宽敞"。小的,未经处理的空间,不仅听起来很方正,而且有强烈的房间音,往往可能导致宽带变薄,称为 "梳状滤波"。理想情况下,房间是为人声录音设计的,但这并不总是发生。我们可能也需要在混音中解决这些质量问题。

最后,是人声录音链本身。麦克风、前置放大器,甚至主唱与麦克风的距离都会影响声音的频率曲线。有时是以一种讨好的方式,有时不是。

聆听缺陷
我认为对人声的处理分为两部分:第一,清理不完美的地方,第二,创造性地使声音变甜或迎合唱片的要求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将专注于第一个部分。原因是几乎有无限的方法来创造性地处理EQ,但在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声音时,有一些相当客观的东西要听,然后再进行甜化。

在声音本身中,我们要听出分散注意力的不一致之处。声音的不断变形使我们能够创造词语--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是可以的。但有时不一致会把我们从当下拉出来。处理不一致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动态均衡器或多频段压缩器--当音调过于突出时,可以对其进行调整,当声音更加均衡时,可以重新定格。

齿音
1. 咝咝声
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过多的 "s "和 "t "音。没有什么比充满了刺耳的咝咝声的迷人的声乐表演更糟糕了。完全破坏了气氛。一种被称为 "去咝咝 "的多频段压缩器正是为了驯服咝咝声,同时让声音的其他部分保持完整。

2. 缩颈
有时歌手会绷紧他们的脖子,可能是因为情感提示,也可能是因为音符很高,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唱歌时开始往上看。这就把能量推到了中音的上部。因为这可以唤起紧张、激情或愤怒,所以决定这其中有多少需要控制是很重要的。与去咝咝声类似,中上层的动态均衡器可以帮助限制多余的存在。

3. 鼻音紧张
这是当你捏住你的鼻子前面时发生的声音。它实际上是对较高音调的抑制,导致能量加剧了中音。这有时被描述为 "honk",会在大约600Hz到2kHz之间的任何地方出现,取决于发声者的嘴和鼻子的形状。衰减 "honk "的动态均衡器可以发挥作用,或者如果声音只是一般的 "honk",在违规的频段上进行广泛的静态削减应该可以解决问题。

4. 声门闭合
声门部分闭合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声带颤动。这是很明显的 "金属 "质地,布兰妮-斯皮尔斯把它作为她说话的一部分而流行。如果是故意的,它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发挥作用。然而,如果声门关闭了一点,还不足以形成明显的声带颤动,我们仍然会得到一种粗犷的谐波形状,能量集中在400-700Hz范围内。有时,没有什么可以做,以真正缓解这种情况。然而,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些EQ衰减,有时会有所帮助。

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录音本身的声音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。

5. 近场效应
邻近效应是指当主唱离心形话筒很近时,会出现低频堆积。如果这只是因为主唱离得太近,用一点低频衰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。如果演唱者不受控制地在话筒旁来回走动,多频段压缩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6. 笨重的中音
由于话筒的个性(RE20是很好的人声话筒,但往往需要在400Hz左右有一点衰减),或者由于房间较小,导致房间音的积累,低中音的能量过剩可能发生。这在人声唱片中是很常见的,有时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处理。诱人的是,在300到600Hz左右的地方去除大量的这种东西。但要小心,因为这也是声音的饱满度,特别是对于女歌手。有时需要几个具有较窄Q值宽度的EQ频段来清理这个范围,而不至于失去身体。

当然,也有一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声音本身、录音设置或两者共同造成的。

7. 黑暗的人声
某些话筒,特别是动圈话筒(尤其是带状的)往往会在上端滚落。即使是像RE20s和SM7s这样明亮的动态话筒,也会显得很暗。没有什么是简单的高音提升(通常有一个渐进的斜率)不能解决的。只要在角频率和斜率上做文章,确保你在恢复高端时不会拉高太多的存在范围。

8. 薄的人声
相比之下,有时人声的<250Hz太少。也许这是因为声音本身的原因。也许是麦克风或前置放大器太轻了。幸运的是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简单的修复。一个宽广的低音提升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例外的情况是,当歌手处于一个缺乏低端基本音调的范围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能需要接受声音的本来面目,或者滚下一些上端或中上层,作为将声音的焦点带回低端的一种手段。

9. 中音偏前
这往往来自于话筒的选择,但有些人声在中音上被过度或不足。平滑的人声需要在1-2千的范围内有一点推动力,以使他们有前进的动力,以帮助转化为较小的扬声器。

我最喜欢的人声话筒之一是Lucas CS-4,但如果我不得不吹毛求疵的话,我会承认它有时需要在中音上有一点帮助。相比之下,U87也是人声的经典之选,但对于某些风格的音乐来说,它的中音部分往往有点激进。很难在不压制人声的情况下将其衰减掉,但深思熟虑的EQ,特别是在Q方面,可以完成工作。当然,某些风格的音乐需要1-2k的范围。我想到了说唱,有时也是流行音乐。

10. 亚音域或超高音的积聚
这可能是我建议咨询频率分析器的少数次数之一。有时会有一些多余的隆隆声进入我们的人声捕捉,除非我们有一些大的扬声器,否则我们可能不那么容易听到它。一个简单的高通滤波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消除掉。同样地,有时高音也会拉得太长。对我的耳朵来说,这标志着人声似乎超出了歌曲的界限。太多的高音提升听起来 "廉价 "和 "人工",而且往往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低分辨率的音频编码。用一些衰减器滚掉一点上端,甚至用一个角频率很高的低通滤波器,可以帮助人声回到唱片中,使它听起来不那么廉价。

对人声进行均衡处理的秘诀是要知道要听什么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非常直接的。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。一旦我们解决了任何问题,接下来就看我们的创意选择了。我们可以根据风格来改变音调曲线,比如在中低频留下一点沙哑的声音来表达亲近感,或者推动中音使人声非常靠前,或者拉伸高音使人声 "闪亮"。

一旦我们有了一个 "中性 "的起点,我们就可以迎合我们的创作意图,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。

点赞(12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